顯示包含「Toshiba ER-GD400HK」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Toshiba ER-GD400HK」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8月23日星期日

【百香果椰子戚風蛋糕】充滿熱帶風情


第一次見到百香果整株植物的「真身」,應是10年前住愉景灣那段時期到有機農莊看到的。牠是攀藤植物,攀滿在農莊一排鐵絲網上,非常粗生。後來搬到有小花園的家,亦買了一盆,花很美,但果子少,亦不太甜。近年百香果都成了瓜菜檔、水果檔長年供應的水果。

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如何吃百香果:
  • 拌優質雲呢嗱雪糕,所謂優質看顏色便知:象牙色的雪糕中分佈着一小顆一小顆的黑色的雲呢嗱籽,配上 passionfruit 獨特的香味和甜甜酸酸的口感,超搭!!!
  • 配上橄欖油、白酒醋、S&P 作 salad dressing 或做成中式涼拌醬汁
  • 做蛋糕
 



(A) 蛋黃糊
  • 蛋黃 4 個 (約80g),室溫
  • 海藻糖:砂糖 (1:2),25克
  • 海鹽一小撮


(B) 濕性材料

  • 有機初榨椰子油 30g克,25-30°C 呈流動狀態
  • 植物油 20克
  • 新鮮百里果汁 70克
  • Kara 椰奶 30克
  • 百香果籽 35-40克

(C) 乾性材料

  • 低筋麵粉 94 克

(D) 蛋白霜

  • 蛋白 4 個,約150克,必須放 fridge
  • 海藻糖:砂糖 (1:2),40 克
  • 他他粉 1/2 茶匙

模具:

  • 17cm 淺井戚風蛋糕模

用具:

  • 打蛋器、膠刮刀、mixing bowls

電器:

  • 電動打蛋器 (Bosch) 
  • 焗爐 (Toshiba TD5000)


做法

  1. 把焗爐預熱,按 Convection Preheat 160°C。
  2. 在中型 mixing bowl 之中把 (A) 混合,用電動打蛋器以高速打拂至濃稠泛白。
  3. 打至濃稠泛白己足,無需打起。

  4. 先把兩種油混合,分三次用打蛋器拌入蛋黃糊。
  5. 低筋粉過篩備用。
  6. 把果汁和椰漿混合,把 1/2 倒入蛋黃糊,用打蛋器拌勻。
  7. 用打蛋器把椰漿和果汁混合

    把一拌椰漿果汁混合物與蛋黃糊混合攪勻

  8. 把一半低筋粉加入拌至順滑,切勿過度攪拌。再倒入餘下的果汁混合物拌勻,最後把另一半低筋粉加入拌勻順滑備用。
  9. 每次加低粉後用打蛋器從中央開始逐漸向外攪拌,較易拌勻不會有粉粒

  10. 把凍蛋白倒入大 mixing bowl,用電動打蛋器以中低速把蛋白打散。加入他他粉,用中低速打拂至完全溶化,改用高速打拂至泡沫細緻,
  11. 把蛋白打拂至圖中大泡泡,便可以加他他粉

  12. 剛出現紋路,加入 ⅓ 海藻糖:砂糖,打拂至濕性發泡,加入餘下 ½ 海藻糖:砂糖,打發至接近乾性發泡,紋路清晰、泡沫細緻具光澤,此時加入餘下的海藻糖:砂糖,繼續打拂至乾性發泡,轉中低速多打拂 1 分鐘左右令泡沫更均勻。
  13. 蛋白霜打拂至圖中階段便是完成:Stiff peak、細緻、具光澤

  14. 把 ⅓蛋白霜加入蛋黃糊,用打蛋器輕輕翻拌至順滑,沒有一坨坨的蛋白。
  15. 用打蛋器翻拌至沒有一坨坨蛋白霜便可,過度翻拌易消泡

  16. 把蛋黃糊倒入蛋白霜,先用打蛋器翻拌至順滑,沒有一坨坨蛋白,便可以改用膠刮刀翻拌至質感和顏色均勻。
  17. 把麵糊慢慢倒入戚風蛋糕模,小心提起戚風模從枱面3至4吋丟下,以排走麵糊內的大氣泡。用焗溫 160°C 先烤 10分鐘,再把爐溫調低至 140°C 多烤 50分鐘。
  18. 蛋白霜打拂得當,麵糊可以填至8分滿

  19. 出爐後立即從枱面幾吋高把蛋糕模丟枱面上。把蛋糕模倒扣在酒瓶上至涼透。

圖中的酒瓶是幾年前 Grand Marnier 的聖誕限量版。酒早己在做蛋糕時用光,留下瓶子作支撐戚風蛋糕模用



小貼士

  1. 我用日本蛋,蛋的大少較參差,所以用重量計。
  2. 椰子油比其他植物油密度較高,因此能否充分乳化蛋黃、植物油和椰子油取決於溫度。如果室溫低,椰子油呈濃稠狀,要先用溫水座暖椰油至35-40C。
  3. 他他粉能穩定蛋白霜,原來是釀製葡萄酒的副產品,所以我只買出產葡萄酒國家生產的他他粉。其他常見產地包括台灣和印尼,比歐洲的平一大截...要自己衡量。可以用3倍量的檸檬汁代替。
  4. 加入果汁做的戚風蛋糕要盡快食用,因果香味會隨時間減退。

2020年5月5日星期二

脆烤香草吉列豬扒

6 年前考慮換焗爐,用了幾週時間上網搜集資料、比較功能和 review,最後挑了「東芝純蒸氣水波爐」,因為它的「熱風對流」的溫度最高可達 350°C,可以做到 air-fry(氣炸)的效果。雖然我倆的飲食習慣比一般人健康,但並不代表我不饞嘴喔!我倆也都喜歡吃「香口」的食物,只是我不喜歡油炸,怕腸胃吃不消,事後又要面對一窩油,多浪費!當然我可以選擇多買一個氣炸窩,但香港吋金呎土,一個比一般中型座枱式焗稍大,但就為我省了:微波爐、麵包發烤酵箱和氣炸窩等,多好!...可以多放幾件「玩具」😜

自從置了水波爐,烹調上多了一項沒有負罪感的選擇:FAUX FRY!!! 最近由 GD400HK (紅色機) upgrade 到最新型號 TD5000HK (黑色機),當然要做一次【脆烤香草吉列豬扒】解解饞!

材料



  • 加拿大冰鮮豬梅頭,約 300克
  • 低筋粉,適量
  • 雞蛋 1 隻
  • 日式麵包糠,適量


醃料


  • 味醂 3/4 茶匙
  • 醬油 3/4 茶匙
  • 蒜茸 1 茶匙
  • 新鮮迷迭香碎 1 茶匙
  • 鹽1/4茶匙
  • 現磨黑椒碎 1/4 茶匙



做法

  1. 把豬扒沖洗瀝乾,每塊田字型切成 4 件備用。
  2. 把醃料拌勻,倒入豬肉抓拌,用保鮮紙封好,放入雪櫃醃最少 30 分鐘或過夜。
  3. 把麵包糠放入平低鑊中烘至微微上色備用。
  4. 用三隻碟分別放入低筋粉、打拂均勻的雞蛋和烤過的麵包糠。把醃好的豬扒遂件沾上低筋粉、蛋液和麵包糠。如果想有更厚更脆的麵包糠,可以再沾一次蛋液和麵包糠。
  5. 把沾好麵包糠的豬扒放上墊了不沾烘焙紙上,放入雪櫃 20-30分鐘,讓豬扒的肉汁/醃料可以滲入麵包糠,烤焗時不易「出水」,令成品更香脆。
  6. 預熱焗爐:Toshiba TD5000 按【NON-FRIED HYBRID】,轉動扭制至屏幕顯示 MODE 6;或任何東芝水純蒸氣水波爐用手動功能(適用型號:TD5000/LD430/GD400)選 Convection 預熱至 250°C;或其他任何品牌焗爐選熱風對流預熱至 250°C。
  7. 在焗盤上墊上錫紙,噴油。取出豬扒,正面噴油,反轉放上錫紙,再噴點油入。
  8. 放入焗爐:把烤盤放入 TD5000 下層,NON-FRIED MODE 6 預設 14 分鐘,足夠烹調這道菜式;任何東芝水純蒸氣水波爐用手動功能(適用型號:GD400/LD430/TD5000)把烤焗時間設為 14 分鐘;或其他任何品牌焗爐設定烤烘時間為 14分鐘。
  9. 烤烘 8 分鐘後打開爐門,把烤盤前後轉 180 ,並把豬扒反轉,繼續烤烘,完成餘下的烹調時間。
  10. 完烤烘完成,取出上碟。

🥦 個人不大喜歡 faux fried 肉類配汁醬,因為易增加脂肪或鈉的吸收,我比較喜歡配上蔬果:顏色配搭更美,口味清新解膩。這道菜配上 Chargrilled pineapple & zucchini,切塊後只噴點油,無需任何調味,在燒熱的 griddle pan 放上蔬果,烤至有 grill marks 便可。

用以上的方法做吉列豬扒,上碟時每人一兩件,不但省了烤好再切件的功夫,每一口都脆卜卜!而且能保留肉汁...美味!
💡雖說這食譜亦適用於其他品牌的焗爐,我一直有留意巿場上是否有其他品牌的蒸焗爐可以考慮。個人要求是:
✅ 熱風對流最少要達到 300°C,其他品牌一般只有 230°C,最叻都只是 250°C,東芝可達 350°C相差太遠
✅ 過熱水蒸氣要達 250°C,其他們品牌一般都只是烤焗加蒸氣,未能滿足我,東芝可達 300°C。
✅ 純蒸氣可蒸餸菜,這個較簡單,一般都做到
✅ 微波功能...要有烤焗+純蒸氣+過熱水蒸氣,還了有微波功能...算了吧!

唯有繼續捧東芝場。

2017年11月5日星期日

Honey and Fig Cake



I bought a small carton of figs a week ago and they needed to be utilized. I'm quite surprised the fruits are still fresh. I made a twist with my "Spiced Apple Cake" recipe and baked this "Honey and Fig Cake".
This is a very simple cake, good for a tea cake or an after-dinner dessert. It's has the richness and aroma of a butter cake, but not heavy when baked with figs. The baked fruit wedges contributes extra moisture to the crumbs. I have reduced the amount of sugar in the butter mixture as I replaced the maple syrup with honey, but I wanted to enrich the flavor of the cake and I decided to make a salted caramel sauce as a condiment.




I baked the cake with a two-piece round cake pan 8” in diameter.

Ingredients

(A) 4 big figs, cut into wedges

(B) Butter Mixture
  • 113g unsalted butter at room temperature
  • 50g raw caster sugar
  • 1 tsp vanilla paste

(C) Dry Ingredients
  • 120g cake flour
  • 45g fine almond meal
  • 2 tsp baking powder
  • 1/4 tsp sea salt
  • 1/4 tsp ground cinnamon
  • 1/2 tsp ground ginger
  • Zest of 1 lemon

(D) Moist Ingredients
  • 2 tsp lemon juice
  • 2 tsp dark rum
  • 60g honey
  • 3 whole eggs

(E) Condiment and garnish - Optional
  • Dust with icing sugar
  • Salted caramel sauce


Method
  1. Grease and line the two-piece round pan with parchment paper.
  2. Preheat the convection oven to 170℃. 
  3. Rinse and pat dry the figs with kitchen towel. Cut the figs into wedges. Set aside.
  4. Beat the butter in the stand-mixer with paddle attachment on medium-low until smooth. Add sugar and beat on medium-high until pale, light and fluffy. Add the vanilla paste and beat until mixed.
  5. Mix and sift the dry ingredients together. 
  6. Add the dry ingredients into the butter mixture on low until moistened.
  7. Add one egg with lemon juice and dark rum, beat on high for 20 seconds. 
  8. Add the second egg with half the honey, beat on high for 20 seconds, repeat with the last egg and remaining honey. Scrape down whenever necessary.
  9. Pour the batter into the lined pan, spread evenly. Place the figs onto the batter. 
  10. Put the pan into the oven on the lower rack and bake for 40-45 minutes or until done. Check with your cake tester or skewer, if it comes out clean, the cake is done.
  11. Take out the pan, remove the ring and allow the cake to cool on the base of the pan.
  12. To garnish the cake, sprinkle icing sugar on the cake. Drizzle with salted caramel sauce to serve.

2017年2月21日星期二

舊菜新煮:烤鹵水乳鴿配 Faux-fried 印尼蝦片

兒時父母每年總有幾次帶我們到沙田龍華吃乳鴿,還記得當年是舊火車,沒有正式的月台,車卡內有木椅和可以開關的窗口,車上還有賣小食的小販。當時每小時一班火車,等車時還可以把路軌當平衡木,在枕木上跳來跳去。昔日的乳鴿都是新鮮的,烹調亦較講究,加上兒時食肆選擇較少,每次出外用膳都覺得很美味。當年龍華亦絕不便宜,長大後再與家人舊地重遊,出品、服務和衛生一次比一次差。逾十年前最後一次去,無言…

回想當年我最喜歡吃紅燒乳鴿,即是油炸。一個小女孩可以獨吞兩隻,但其實相當油膩,餐盤上、滿手、滿咀都是油。拌碟的炸蝦片亦是我喜歡的,兒時並不懂什麼鮮味不鮮味,脆卜卜就是美味,現在懂了當然知道只是炸調味木薯粉罷了。



既然喜歡吃乳鴿,那就不如自己動手,來一道舊菜新煮吧!我用了家中先前煮的一窩鹵水,番滾調味,當然亦可用瓶裝鹵水,但味道和香味都少了層次,絕非個人所好。成品肉嫩多汁、鮮香少油,拌上 faux-fried 印尼蝦片,極少油又不上火,絕對放心讓家人享用。


食材
  • 冰鮮乳鴿一隻
  • 鹵水適量(足夠蓋過乳鴿)
  • 印尼蝦片適量
  • 油適量


做法
  1. 把乳鴿除清內臟,洗淨,用廚紙內外抹乾。
  2. 煮滾鹵水,放入乳鴿,把鹵水加熱至 80℃,把鍋放入水波爐 (Proper Steam Mode)、焗爐或蒸爐,以 80℃ 低溫慢煮 50分鐘,取出瀝乾備用。
  3. 把水波爐 (Convection) 或焗爐連焗盤預熱至 300℃。
  4. 蝦片抹油,每次只放 2、3片入爐,需時 2-4分鐘,要靠目測是否足夠澎鬆。小心過火烤焦。
  5. 烤好蝦片,放入已塗油的烤架。如果用水波爐,轉 Superheated Steam mode 300℃(由於爐溫一直用 300℃,故無需預熱)放入乳鴿烤 8 至 10 分鐘,會看到表面滲油,皮下油脂亦流出。取出乳鴿上碟。




請注意
  • 由於乳鴿已預先低溫慢煮,我並沒有用爐高溫烤焗太久,以保持肉質細嫩,免得變柴。這麼短的時間高溫烤焗,只能把部份皮下油脂逼出,和令鴿皮帶點點焦香,但皮絕不脆。如果要追求皮脆的口感,這食譜並不適合。

伸延閱讀:

300℃ Faux-fried vs 微波製作印尼蝦片

前陣子做了「油炸 vs Faux-fried 印尼蝦片」的實驗,我發現油炸蝦片較鬆、酥、脆,味道亦更鮮,但含油量相當驚人,只有退而求其次: Faux-fried。亦有網友建議用 microwave,認為口感一樣,而且能縮短烹調時間,我又抱着一試無妨的心態多做一次實驗。



今次做了三個 groups

(A) 900W microwave,蝦片沒有抹油 (個人盡量避免用微波加熱加有油份的食物,所以並沒有做抹油+微波)

(B) 300℃ convection,蝦片沒有抹油 (Control) 

(C) 300℃ convection,蝦片兩面抹油


實驗結果

(A) 烹調時間約 30-35 秒。微波蝦片鬆脆度、味道和 (B) 差不多,但不能完全澎鬆,有些嚼不開的顆粒,感覺較差。

(B) 烹調時間約 2-3 分鐘。鬆脆,每片都完全澎鬆,沒有嚼不開的顆粒。

(C) 烹調時間約 3-5 分鐘。鬆脆,每片都完全澎鬆,沒有嚼不開的顆粒。烹調時間略比 (B) 長,鮮味較突出


我的選擇:
用 Convection 300℃ 預熱,faux-fry 兩面抹油的印尼蝦片。



2017年2月10日星期五

油炸 vs Faux-fried 印尼蝦片


我都喜歡吃蝦片,最近看到谷友用水波爐做 faux-fried 印尼蝦片,令我有點好奇:
  1. 為何見谷友焗好的蝦片面積變化不大,炸蝦片不是應該發得大大的嗎?否則怎會鬆脆呢?
  2. 油炸時溫度要多高?要做 faux-fry 溫度必然要比油溫高很多才能成。
  3. 蝦片油炸後可以含多少油呢?
  4. 油炸和 faux-fried 蝦片口感上有什麼分別呢?

昨日到印尼雜貨店買食材,順道買包蝦片回家「做實驗」,忽然發現不懂選擇,因為品種太多,最後還是用最簡單的方法:問~老~闆!店東向我推介最貴那種,因為用大量熟蝦做,最鮮味,亦沒加防腐劑,所以開封後要放冰箱冷凍儲存。



打鐵趁熱,今天中午己完成實驗,與大家分享實驗結果:
  • 先做 control:開一小鍋油,試過幾個油溫,要用 185℃ 放入,先炸一邊,反轉再炸,用工具稍壓,按平令平均受熱。離鍋後,調高油溫至 205 至 210℃ 翻炸把油迫出來。
  • Faux-fry (300℃):把焗爐預熱至 300℃,放入蝦片烤過 1分鐘左右會看到蝦片開始卷起,我就把它們反轉一次,繼續烤至不再澎漲,整體微焦黃,約 2-3 分鐘 (時間主要靠目測)。
  • Faux-fry (280℃):把焗爐預熱至 280℃,放入蝦片,時間和用 300℃差不多。
  • Faux-fry (170℃):把焗爐預熱至 280℃,放入蝦片,見一直沒有「反應」,任由它烤,絕不建議用這麼低溫度烤,除非想緞練口腔肌肉,但小心要見牙醫。
**這方法亦適用於其他溫度可達 300℃ 的焗爐。

上方4片卷曲的是用 Convection  300℃。下左兩片是原食材。右邊最大的是用油炸的。



口感食味比較:
  • 純粹比較口味,油炸是必然之選!色澤金黃,鮮味特出,亦較鬆、酥、脆!炸好的蝦片澎漲度是原來面積的 5、6倍,含油量可以是蝦片重量的 10% 至 30%以上,視乎油溫和時間。
  • Faux-fried 蝦片因為沒有直接受熱,澎漲度只有 3、4倍,所以沒有油炸的鬆和酥,烤色亦不均勻,很脆,較乾硬,少了鮮香。用 280℃ 又比 300℃ faux-fry 硬。在沒有比較的情況下,300℃ faux-fried 的仍很吸引,常吃也沒有罪惡感,也不錯呀!
從右邊:原食材;以 convection 170℃ 烤;以 convection 300℃烤

2016年9月29日星期四

玫瑰薰低溫慢煮鹵水豉油雞

早兩星期有朋友到我家作客,做了這道菜,想再 encore。昨日到超巿買雞,要不買全雞,否則就只有半隻已斬件的,並不合用。我不喜歡連吃兩天雞,更不想把雞急凍,剛巧家務助理今天來我家,與她分享就解決了我的問題。

我爸是薄有名氣的退休燒味部主管,自少吃慣了他的「秘方」鹵水,一向都不喜歡瓶裝貨式。今天煮滾鹵水時,家務助理探頭入廚房嚷着:「自製鹵水好香啊!瓶裝的味道很寡,缺了香料的芬芳。」我說:「都只是在雜貨店買的鹵水香料包,仍未試用老爸的『秘方』,否則應該更好味!」

剛剛對上一次是用「嘉美雞」作此菜,今次早一天買餸,非即日烹調,所以只用「有機放養冰鮮雞」。即日用鮮宰「嘉美雞」的確較鮮和雞味較濃。

最近烹調《低溫慢煮鹵水豉油雞》都用 70℃,剪開雞脾骨中帶紅,但並沒有血水。如果仍覺不安心,可把溫度調至80℃,烹調時間可略減。

註:我亦知道那些雞比我倆家中慣常食的雞味更濃,但因保健理由,家中只吃無添加激素飼養的雞,一般較瘦,皮較薄,無需去皮,既滿足又安心。

色、香、味全

與朋友分享,留下半隻作我倆的晚餐,特別覺得美味

皮薄肉嫩,吃豉油雞豈可不吃雞皮呢?!所以我覺得選瘦雞好重要!


材料 (A)
  • 全雞一隻,半隻亦可。個人會選擇鮮宰「嘉美雞」或有機放養冰鮮雞
材料 (B)
  • 鹵水香料一包
  • 大茶袋一個(足夠放入所有香料)
  • 水 1公升

材料 (C)*
  • 生抽 200毫升
  • 老抽 50毫升
  • 紹興酒 250毫升
  • 冰糖碎 1/3 至半杯
  • 蔥兩條打結
  • 薑兩片拍鬆
  • 蒜兩、三瓣連皮拍鬆

 * 請按自已的口味酌量加減


材料 (D)
  • 錫紙一張
  • 片糖半片用菜刀背拍碎
  • 玫瑰花茶幾朵撕碎
  • 龍井茶葉/鐵觀音茶葉一小把


器具
  • 剛足夠放入全雞的小鍋,我用 Staub cocotte
  • 不銹鋼鑊連蓋
  • 蒸架


方法
  1. 鮮雞洗淨,去清內臟,去頭、頸、雞腳和雞尾,抹乾備用。
  2. 把香料都放入茶袋內,加入1公升水,大火煮滾,轉中火煮至約 500 毫升,丟掉香料包,倒出一半香料水,另一半在鍋中留用。
  3. 在鍋中加入材料(C),煮滾至冰糖溶化,試味,如果認為香料味不足又或鹵水太少,可酌量加入倒起的香料水,配上相約的材料 (C)。餘下的香料水可放雪櫃留用。
  4. 放入鮮雞以慢火加熱至約攝氏70℃,期間一邊加熱,一邊用小勺把鹵汁淋在鴿上。
  5. 蓋上,整煲放入蒸爐以攝氏70℃蒸120分鐘。中途取出把全雞翻轉令上色和入味均勻。
  6. 上菜前在不銹鋼鑊墊上錫紙,放入片糖、玫瑰和龍井,加蓋燒熱至冒煙。放入蒸架,放上鹵水雞,加蓋,以慢火薰四分鐘。
  7. 取出雞,抹上麻油,用雞剪開排好,即可上碟。

鹵水儲存
  • 鹵水可再煮滾待涼,放入雪櫃備用。建議與香料水每隔兩、三數天取出分別煮滾一次。否則要冷凍保存 (frozen) 。
  • 再用時煮滾試味,酌量加入剩下的香料水、生抽、老抽糖等調味。

2016年1月10日星期日

Sous Vide Duck Breast with Grand Marnier Sauce 低溫慢煮法國鴨胸配金曼利橙酒汁

習慣存一、兩個急凍法國鴨胸在冰箱,以備不時之需,但總有想「清貨」的時候。一直想試用水波爐低溫慢煮鴨胸,趁「年尾清貨」,又試一試,再配一個自家製 Grand Marnier Sauce (金曼利橙酒汁),非常搭配!


器具
  • 爐或蒸爐,能調至攝氏60度加熱式蒸
  • 一個大小適中,可入焗爐的鍋
  • 一個可入微波爐的密實袋
  • 一個易潔小鍋煮汁用

材料(二人份量)

材料(一)
  • 急凍法國鴨胸一件,解凍印乾
  • 岩鹽1茶匙
  • 新鮮百里香一撮
  • 蒜兩瓣,拍鬆
  • 胡椒粒,拍碎
  • 月桂葉兩、三片
  • 高級初榨橄欖油,適量



材料(二)
  • 鮮榨橙汁 150豪升
  • 原沙糖,半湯匙
  • 金曼利橙酒 20毫升,另20毫升後下
  • 橙皮茸,1湯匙
  • 牛油,15克

做法
1. 在鴨胸上抹上岩鹽抹。把材料(一)全放入密實袋,把空氣排出封口,放入雪櫃內最少醃數小時。

2. 在鍋內載水至大半,加熱至“蝦眼水”,即約攝氏 60度。放入密實袋,以夾子固定。

3. 把鍋放入爐中,調至攝氏60度,烹調60分鐘。

4. 在易潔小鍋加入橙汁、原糖、一份金曼利酒,以慢火煮至糖漿狀,加入橙皮茸,收火,分兩、三次拌入牛油,最後拌入一份金曼利酒,拌勻保溫備用。

5. 取出鴨胸,用廚紙印乾,用利刀在鴨皮割紋,但勿切入肉。

6.  鴨皮向下放入平底鑊,無需預熱,以慢火讓皮下脂肪滲出,煎至金黃,取出,切片上碟。


溫馨提示:我一直用 Ziploc 密實袋做低溫慢煮菜式,效果相當好。最近只因為了保存海味,買了真空封口機,又試一次用作低溫慢煮。相對 Ziploc,真空袋配合真空機封口,真空效果與我一直用 Ziploc 的方法不相百仲,用 Ziploc 經濟實惠得多。想參知道我如何令放入食材的 Ziploc  做到類似真空封口機效果,請參考另一博文:「以東芝水波爐烹調低溫慢煮和牛」